——记沈阳市中医院名誉院长肖瑞崇
她头上的光环让人眩目——
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0岁开始行医。
她是我国最早研究花粉的专家之一,1992年获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誉,1998年被授予“四川省名中医”称号。
她曾出任昆明医学院副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四川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四川省保健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她是辽宁省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辽宁省政府管理局医疗顾问、沈阳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同时担任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
她端坐在患者面前,像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消灭一个个患者体内的“敌人”,已近一个甲子。如今,79岁高龄的她依然笔挺地端坐在患者面前,她就是沈阳市中医院名誉院长肖瑞崇。
对“敌人” 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
肖瑞崇生于四川成都,是土生土长的“川妹子”。在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肖瑞崇虽然出身于普通家庭,但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家人希望她能懂得医术为远亲近邻解除病痛之苦。在家人的影响下,扁鹊、华佗等历代名医成为她最崇拜的人。1953年,肖瑞崇考入四川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以西医教学为主,这为她以后中西医结合的成就打下了基础。1958年,她大学毕业,因成绩优异留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提倡“中西医相结合,走中国新医学的道路”,华西医科大学响应号召创立了中西医结合病房,肖瑞崇被调到这个病房,这立即唤醒了她的中医梦。在临床实践中,她发现很多西医无法治愈的顽疾用中医的方法竟然能痊愈。从此,她踏上了中西医结合的求索之路。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肖瑞崇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优势互补联合施治上取得了深厚造诣,解决了单纯西医或中医解决不了的医学难题。发明降脂减肥片、益气养阴口服液、补血健脑秘精等新药。发表了《疑难病案例分析方法及其例解》、《中西医结合妇科内分泌病的治疗》以及《胎儿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移植治疗甲低及爱狄森氏病的病例报告》等数十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论著。近年还主持开发了具有调节免疫作用的国家级保健食品兴中牌中瑞胶囊,和具有调节血脂作用的保健食品兴中牌肖子胶囊,均获国家批准上市应用。
2003年,肖瑞崇到沈阳市中医院任名誉院长,带领医院的专家团队首创了“围治法”。将其应用于复杂、顽固和难治性疾病失眠、顽固性咳嗽、更年期综合征等的治疗,临床实践收到良好效果。
“临诊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处方如布阵,克敌要围心。行医和用兵打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辨证施治为核心,形成多侧面多靶点集中这个靶心,以求一举消灭顽敌,捣毁司令部,兵贵神速。与此同时,我们还对准备来犯的敌人进行围追堵截,让它不留残渣余孽,不让它死灰复燃。”肖瑞崇说。
将打仗的方法用于治病,乍一听令人惊奇,细琢磨还真是这个理儿,病痛正是“盘踞”在患者身上的凶恶敌人,医生的责任就是要千方百计去消灭它。“围治法”恰是消灭敌人的利器。
对“亲人”
像春天般温暖
在沈阳市中医院,肖瑞崇的“专家号”是最火的,原定每周半天的坐诊总是严重超时到下午两三点钟。无论患者有多多,超时到多晚,肖瑞崇永远都耐心十足,认真问诊查体辨证、开药方。对诊治过的患者,她都建立电话联系,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患者打电话回访,跟踪病情,督促患者用药,提醒患者复诊。肖瑞崇对患者的这份贴心与牵挂,无异于亲人之间的关切之情。
一名家住内蒙古赤峰的患者,患有严重的甲亢疾病,而且对任何治疗甲亢的药物都过敏,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求医也没治好,在亲友处偶然得知了肖瑞崇的医术,就慕名到沈阳市中医院求治。肖瑞崇见这名患者的病症无法用西药治疗,就采用气阴两虚的疗法,及时追踪患者的病因病机病未,进行辨证调理和治疗。在肖瑞崇一年多的精心治疗下,患者完全康复。肖瑞崇的精湛医术、良好医德不但为许多内分泌、免疫、代谢性疾病的患者解除了痛苦,还让一对对不孕不育的夫妻“造人”成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送子观音”。
肖瑞崇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她都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个病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细心周到,在坐诊中,她的“暖心之举”随处可见。一次,她给一名患者开的药方中需要川贝粉,正赶上医院没有将川贝打磨成粉的设备,肖瑞崇告诉患者:“你放心去抓药,我帮你打磨川贝粉,明天上午就可以打磨好。”“明天上午我得乘飞机去美国上学,来不及取药了。”听到患者遇到的特殊情况,肖瑞崇认真思索了一会儿,把药方做了修改,然后给患者讲解服药要求和注意事项。
就在同一天,她接诊的一名患者是道士,肖瑞崇考虑到这名患者在经济上也许比较拮据,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开便宜一点儿的药。肖瑞崇告诉她的学生,药是治病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当然是疗效好的药物为上选。但是遇到有的药物确实比较昂贵,患者经济条件又比较困难时,作为医生,她必须想方设法找到替代的药方。“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每一个患者的生死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从这一点上讲,医生对病人应该绝对负责。”这是肖瑞崇对医生职责的理解。如果不是把患者当做至亲的人,她怎么为患者思虑得如此周全。
结束了一天的坐诊,肖瑞崇回家时总要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小布包,小布包里塞满了患者的病历和处方。她回到家里还要继续研究,不断从中总结出克敌致胜的新战略战术,然后冲锋陷阵,保卫着视如亲人的患者的健康。
官方服务号
官方订阅号
官方视频号